鳳山是我每次來高雄都要經過的,頻繁在這裡出沒也有七年多了,看著鳳山新大樓不斷新建,人口一直增長,到現在鳳山是高雄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了。鳳山是很有歷史的地方,除了有許多文化資產(如鳳儀書院、龍山寺、黃埔新村等)、政府機關,更有許多傳統美食與小吃。每次來高雄我最常在鳳山吃飯了,只是素食還是以傳統居多,火車站沿線以南的鳳山這兩年來我只介過宏珍素粽跟來七號咖啡兩間特色素食。
這幾年我分享的中價位蔬食餐廳大多在北高雄,尤其巨蛋周邊兩三公里是最多中高價位素食餐廳聚集的。光是我有撰文分享的大約就有十家了,而跟港式料理相關的就有漢來蔬食、東風新意、跟柚子樹三間了。
天然生機素食目前正在慢慢的興起,這類型的餐廳南部還不是很多,我去過的大概只有:高仰三、滴探生機蔬食與木葉粗食。生機素食餐廳的理念比較著重在友善環境與健康飲食,並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目前為止我介紹過的素食早餐並不多,當然餐車就更少了,之前介紹的二間蔬食早餐車,小廣場早午餐與小蔬廚都滿有創意的,而且都是年輕人經營的。
鳳山應該是高雄最多傳統小吃的地方了,光是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旁邊這傳統市場,與周邊的素食小吃至少有十幾家以上,每次我來高雄最常在鳳山吃飯了,沒還寫部落格之前都隨機在傳統素食吃。2014年開始介紹素食餐廳後,特色素食餐廳就慢慢出現了,後來來鳳山幾乎都固定去宏珍素粽、無名素食鍋貼、綠時代素食串燒等餐廳。
高雄的平價素食已經普遍了,不過像言午蔬食這種平價、舒適、又有質感的蔬食餐廳還不常見,目前才正在興起而已。
去年某次在外吃飯時,有人推薦我高仰三,當時我Google一下,以為是以賣衣服或產品為主的,所以就沒有急著過來了。直到最近店家主動來向我推薦,我才了解到原來光是高雄就有三間分店了,不過就只有左營的明誠店才有供餐而已,原來是我當時看別家分店的照片了。
文化中心這幾年開了好多有特色的蔬食餐廳,光是我有寫過的就有Just Su、 自然樸食、天之御草、自在蔬食與木葉粗食等,所以我很喜歡來文化中心不是沒原因的,不僅有得吃,又有得逛。
文化中心是我很喜歡來散步的休閒景點,因為這裡充滿文藝氣息,而且高師大也在這裡,更增添一股年輕的氣息。尤其,高雄的許多特色素食餐廳都在文化中心周邊。
菩善蔬圓是去年5月開幕的,我滿喜歡吃台灣味的小吃的,所以開幕不久就來報到了。菩善蔬圓的舊店面很小不夠用,所以最近搬家了。